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岁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年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通讯员 万娜)2013年11月2-3日,第30届马列文论年会暨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生机盎然的汕头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位马克思主义文论领域内的老、中、青三代研究者以饱满真诚的学术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以下简称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胡亚敏教授第一个做大会发言,发言的题目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观》。
在发言中,胡亚敏教授首先提出要以开放的胸襟、切实的眼光、审慎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发展,立足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为世界贡献一批有自身理论特色的概念和话题,其中就包括“人民”概念,这个概念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中长期以来未受到充分重视,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上却意义重大。就文论史而言,“人民”概念并没有进入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却被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在内的经典作家多次使用,因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强调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历来就有围绕着“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等问题建构自身理论体系的传统,并且已然成为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原则。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需要对“人民”概念的具体性、多样性和异质性等特点做进一步的辨析和界定,为完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注入当代语境的源头活水。
此次赴汕头大学参加第30届马列文论年会的重大项目组成员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孙文宪教授,会议论文题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魏天无副教授参与小组讨论,万娜讲师在小组讨论中做题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文化-历史”观与“史学观点”比较》的发言。此外,黄念然教授提交会议论文《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