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学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学术动态
我校《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通讯员 王树福) 2013123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新闻报道,我校文学院聂珍钊教授担任主编、胡亚敏教授担任社长的《外国文学研究》(A&HCI来源期刊)杂志光荣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这充分展示了我校《外国文学研究》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如实反映了我校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的应有实力和水平!

据报道,“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遴选工作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完成,科技界350种、社科界112种共462种学术期刊分别入选两个名单。与此同时,作为上述遴选工作的重要依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3版)》&《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3版)》,也通过70位期刊评价研究专家最终评审,已正式发布。为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客观事实,中国科学文献评价中心于2013年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评价文献来源的基础上,首创基他引总被引频次/他引影响因子双指标归一化向量平权统计模型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其优势在于,首次综合使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两种计量指标,能从文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角度,更加全面地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由此,也产生以上两个遴选名单。

在文学类期刊中,《外国文学研究》是唯一一份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杂志,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份被国际三大引文数据库之一A&HCI收录的学术期刊。通过对WOS(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科学引文数据库总称,包括SCISSCIA&HCI)的国际期刊与此次入选名单的中国期刊进行排序,可以发现,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平均高于大部分日文、俄文、法文等非英语WOS期刊,已走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正积极跻身国际品牌阵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此次与《外国文学研究》一并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的杂志,还有《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文史哲》、《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20世纪以来,作为我校的名牌期刊,《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在主编聂珍钊教授的带领和指引下,对内严格要求,建立各种规范,制定合理制度;对外放眼全球,瞩目世界学术,以“国际化”为办刊标准和“专业化”为办刊思路,于2005年成功入选A&HCI引文数据库。目前,主编聂珍钊教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制定了新的目标和规划,力争在下一个五年内将杂志办成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因此,此次《外国文学研究》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既是对主编和编辑部全体同仁坚持办刊“国际化”和“学术化”的肯定与赞誉,也是对杂志进一步走向国际、成为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鞭策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