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岁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年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丹尼尔•杰尼根教授从2009年- 2011年担任南洋理工大学英语系研究生项目的负责人,目前担任英语系本科生项目的负责人。杰尼根教授获得普度大学戏剧学博士学位。作为批评家、剧作家和诗人,他学识渊博。代表性的著作有:专著《Tom Stoppard: From the Postmodern to the Real》(2012),主编《Postmodern Theatre》(2008)等。多篇论文发表在《Comparative Theatre》、《Modern Drama》、《Text and Presentation》等权威杂志。
在座谈会上, 杰尼根教授首先和在座的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道路,并详细地回顾了他在每个不同的求学阶段如何选择并最终确定研究兴趣和项目的过程。他认为,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个人兴趣始终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本科生教育阶段,他的专业是哲学。而当他在接触到英国剧作家Tom Stoppard的戏剧文本后,他开始对这一当代剧作家的戏剧形式创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最终促使他选择Tom Stoppard和Caryl Churchill作为他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在杰尼根教授看来,正是由于这种原初的兴趣和本能的吸引,他才能在求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克服种种困难,并最终完成博士论文。
在谈到学术兴趣的重要性后,杰尼根教授接下来指出了当前的文学研究趋势,即在文学研究中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意义和学术意义。他以自己的学术经历为例,谈到如何结合个人研究兴趣并联合其他领域的学者们来合作完成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戏剧文学研究只是杰尼根教授研究兴趣的一部分,他同时也参与戏剧舞台艺术的实验创新。2006年,他开始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导演戏剧,并发表相关论文。从2012年开始,他和印尼木偶艺术家们和南洋理工大学多媒体技术人员合作,拍摄了木偶动画戏剧,并获得多个国际奖项。杰尼根教授以个人的跨学科研究经历为例,启发同学们的研究思维,帮助他们拓展研究角度。
最后,杰尼根教授以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项目为例,对于国际研究生项目的申请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特别讲解了在申请过程中如何准备、构思和完成研究计划的写作。杰尼根教授知识视眼广阔,见解独特,他的学术分享和研究建议使在场师生获益匪浅。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申请国外研究生留学项目和研究选题等问题与杰尼根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