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学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学术动态
埃博纳•尼亚蒙德教授谈科萨文学与文化
      1020日上午,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埃博纳·尼亚蒙德(Abner Nyamende)教授作客我中心,为大家带来题为“南非民主二十年与科萨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研究领域新突破”的讲座。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主持,文学院副院长苏晖教授、山东交通学院曾梅教授以及广大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埃博纳·尼亚蒙德教授从自身研究经历、教育背景出发,主要围绕科萨族(Xhosa)传统口头文学的特点、功能、现状和发展困境做了全面的分析。他介绍了科萨口头文学形式,包括有赞美诗(praise poetry)、民间故事(folktales)、部落名称(clan names)、谚语(proverbs)、谜语(riddles)等。每个科萨族家庭都喜欢在晚上围坐在篝火旁听长辈讲故事,科萨族的口头文学便以这样的方式保存流传至今。这些口头文学不仅是科萨族丰富且悠久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祖辈辈科萨人智慧的结晶。在没有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之前,口头文学就是科萨人传递知识、学习为人之道的最主要途径,也几乎是唯一的途径。科萨文学的精神内涵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每一个科萨人的心里,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的形成。 

作为地道的科萨族人,埃博纳·尼亚蒙德教授对科萨语和科萨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情怀。由于非洲长期被殖民的历史原因,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成为非洲的官方语言,并且严重压制和阻碍了其本土语言的发展。科萨语也不例外。埃博纳·尼亚蒙德教授自1990年执教于开普敦大学开始,一直致力于科萨语言文学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他指出,科萨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的保存与研究仍然面临巨大困境。一方面,科萨文学缺乏读者。科萨文字的产生还不足百年,处于不成熟阶段。而科萨族人民受教育程度有限,有阅读能力的人会选择英文而不是科萨文作品。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们则更加不会阅读科萨文学。另一方面,南非政府目前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对本土民族的文化和文学不够重视。大学里研究科萨语和科萨文学的师资紧缺,大学生亦更倾向于经济、医学、工程等专业,不愿投身科萨文学的学习之中。这一系列的现实困难都使得科萨文学的发展举步维艰。

讲座当天,埃博纳·尼亚蒙德教授身着传统民族服饰,还应许多师生的请求演绎了科萨族的传统民谣。他亲切的态度、风趣的语言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不仅如此,尼亚蒙德教授身体力行,为保护民族传统和文化而作出的努力更是赢得了大家的钦佩和尊重。最后,埃博纳·尼亚蒙德教授耐心回答了听众的提问,讲座在一阵热烈的讨论后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