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岁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年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张永清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现代文论与美学,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因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而广为人知,但恩格斯对这部作品的书评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张永清老师的讲座正是从对恩格斯书评的文本细读入手,阐发了这部书评对于重新发现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
张永清老师综合国内外学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建构中的具体关系的研究,认为目前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两人观点完全一致,“整钢”一块,二是认为马克思是最主要的创建者,恩格斯是最权威的阐释者,因而需厘清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阐释特别是其中的误读,这种观点容易导致恩格斯价值的被遮蔽,三是认为以1859年为节点,发掘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早期的思想启发功绩。对此,张永清老师认为,将马克思、恩格斯完全不加区分的“整钢”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完全忽略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中的作用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首先,张永清老师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细节,特别是1844年两人的历史性会面。听众在张老师风趣幽默的叙述中领略了一个才华横溢勤勉乐观的青年恩格斯的风采,尤其对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内的发力印象深刻。随后,张永清老师结合德国学者特雷尔·卡弗在马、恩学术关系研究中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认为恩格斯的这篇书评对于今天为我们所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影响深远,它塑造了一位矗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以经济学研究的骄人成绩震撼世人的马克思的形象,还发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娴熟运用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对于特雷尔·卡弗将恩格斯认作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的看法,张永清老师则认为有失偏颇。
胡亚敏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且感谢张永清老师为师生们更为细致审慎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拓了新思路和新视野。张永清老师此番对经典文本的细读,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如何能够落到实处讲出妙处提供了鲜活的范例。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