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学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学术动态
“外国文学教材沿革与教学创新”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2015年年会在襄阳圆满召开
      2015626日,“外国文学教材沿革与教学创新”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2015年年会在湖北省历史文化古城襄阳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主办,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不仅云集了湖北省外国文学界的大量中、青年学者,也邀请了不少来自省外的学者嘉宾,如南开大学文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文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们等莅临盛会。

为期一天的会议议程安排井然有序。上午开幕式由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院长李定清教授主持,湖北文理学院汪云副校长和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聂珍钊教授分别致辞。汪云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湖北文理学院的历史和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与会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聂珍钊教授则以“只有文学作品才是教材,学习教材就是学习文学作品”这一句为引,谈到了外国文学教材和教学中应有的教诲功能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发人深省。

在大会合影留念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聂珍钊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杨革新副院长、湖北文理学院教务处苏顺强处长、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肖家燕院长先后做了主题发言。其中,聂珍钊教授从文学与文本关系、教诲与审美功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理论术语方面漫谈了他对外国文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看法;王立新教授则从“当代不宜写史”和“当代性是一切历史的特征”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辨析入手,谈论他对20世纪外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的思考;杨革新副教授在“洞见与偏见:西方学者眼中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言中列举了布思、努斯鲍姆、米勒等人的理论观点并予以了中肯评价;苏顺刚处长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就《外国文学史》的课程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畅谈了他对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体会;肖家燕教授则和与会者分享了她在剑桥大学的访学经历,向大家介绍了剑桥大学的课程类型和教学情况。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副院长和外语学院罗良功副院长主持了大会发言,并作了精彩点评。

下午,与会代表围绕会议预定议题,分别进行了“中文系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探讨”、“英美文学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改革探讨”、“外国文学理论及作家作品研究”的小组讨论。会议互动气氛热烈,发言内容多样。大部分的讨论话题基于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展开,其中既有针对新媒体时代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理论探索,又有基于课堂实践的教学问题进行对策分析的实证研究。另外,部分学者也对通过介绍自身的科研心得,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的同时促进了对原典教材的分析。最后在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肖家燕院长的主持下,由长江大学副校长、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李家宝教授致闭幕词。大会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既是关于外国文学教材建设和教学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同时也是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每年循例举行的常务年会。在27日晚,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的理事们不辞辛劳,召开了2015年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的常务理事会议,学会秘书长苏晖教授对2014年学会工作做了总结,并宣布了“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2013-2014年度)科研成果奖”评选结果。学会的理事们也纷纷为学会的发展献计献策,并表示将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湖北省外国文学教研交流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