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学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学术动态
文学院四教授赴台学术交流圆满归来
    为了促进华语文及华语文学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加强海峡两岸高等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的邀请,由张岩泉、张三夕、王齐洲、黄念然四教授组成的学术代表团于2015111--5日参加了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举办的“发皇华语、涵泳文学”中国文学暨华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举办。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近40位学者齐聚台北阳明山,共同探讨华语文及华语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及未来走向。

    开幕式上,中国文化大学李天任校长、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林冠群院长、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王俊彦主任先后致欢迎辞。张岩泉副院长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全体师生的盛情接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热情邀请中国文化大学及海外同仁在合适的时机造访华师桂子山。

    在中国文化大学晓峰纪念馆国际会议厅举行的本次国际研讨会,以华语小说、韵文、美学之探讨,海内外华语文及华语能力相关学科,以及中国文学及创作研究等议题分三个会场同时举行。会上,张岩泉教授以《拓展现代诗歌的语言表现力----论九叶诗人的语言艺术》为题、张三夕教授以《檀弓单篇别行现象论析》为题、王齐洲教授以《周代礼乐文化的快乐精神》为题、黄念然教授以《论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为题,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淡江大学中文系傅锡壬教授、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王俊彦教授、日本长崎大学多文化社会学院连清吉教授以及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严纪华教授作为特约讨论人分别对我院四位教授的主题发言进行了评议,并给予了高度的学术评价。四位教授在“回应与讨论”这一互动环节中对与会代表及在场师生的现场提问均给予了圆满的回答。中国文化大学近二百余名学生旁听了此次研讨会。

    会中,张岩泉教授和张三夕教授分别代表文学院与文学研究所向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赠送了我院创办的全套十一辑《华中学术》期刊。

 会后,张岩泉教授一行四人同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主任王俊彦教授就今后的院系问题合作进行了磋商,在轻松、诚恳的氛围中讨论了语言文学专业本硕博三个层次的联合培养和交流、教师互访与短期讲学、科研课题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相关问题,为建立双方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与教育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