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岁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年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通讯员:曾华萍)2018年5月7号上午10点,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俄中社会、经济、文化比较中心主任彼得罗夫·维克多罗维奇·亚力山大教授应邀莅临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举办了“俄罗斯现代文化社会学和全球化话语的文学批评”专题讲座。讲座由文艺学专业徐敏老师主持,外国文学专业王树福老师、文艺学及部分其它相关专业研究生参加。
在抛出“全球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后,彼得罗夫教授指出,全球化不仅是一种历史进程,更是一种话语建构。他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出发,联系俄罗斯的现代科学和文学,提出全球化意味着全球性知识建构——社会乌托邦,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反乌托邦。它包括两个过程,即地方(民族)文化市场化的文化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和民族文化转化为反主流文化的过程。因此,虽然全球化的神话话语最初是作为一个美丽的社会乌托邦而被创造出来,但它在历史中的发展却表明,全球化的神话话语指在现代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中真正的社会矛盾,这就是全球化可以解释为反社会乌托邦的原因。
发表完讲座,彼得罗夫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询问了同学们对于全球化话语的看法,并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民族文化与全球化话语的关系。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提出全球化已深深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难以抗拒的潮流,有的则认为不论全球化的潮流多么汹涌,民族文化仍是深植于我们血脉的东西。彼得罗夫教授听后表示,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他将会把这些看法带回到自己的课堂上,和俄罗斯的同学们分享。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不仅向大家展示西方当代社会学家对于全球化话语的理解,更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让大家对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与全球化进程的复杂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