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岁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年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通讯员:陈怡俊)7月6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美暑期研学团顺利抵达美国耶鲁,开展为期20天的“美国社会与文化”考察之旅,本期研学项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耶鲁大学共同发起,全院本科生、研究生共计30人参加。
在耶鲁大学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项目成员们参观了耶鲁大学校园,通过参观一些标志性建筑例如拜内克古籍善本博物馆、斯特林纪念图书馆等和倾听志愿者导游的讲解,近距离了解耶鲁大学的历史与文化。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美国教会文化,成员们观摩了纽黑文社区联合基督教堂星期天礼拜的全过程。礼拜结束之后,成员们与教会人员一同用餐,通过亲身体验和面对面交流,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两天的耶鲁参访活动让项目成员对之后的行程内容充满期待。
在研学项目的开幕式上,耶鲁方代表托马斯·彭致辞,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向成员们系统介绍了项目的行程安排,包括教学授课、营地活动和名城名校参访等。随后,邀请到纽黑文歌唱家Kathrn Thomas、演奏家Daniel Raush进行表演,表达对来访师生的祝福。彭博士还邀请到耶鲁大学研究生科研处主任Dennis Thomas在开幕式上发言,Dennis表示希望中国学生在此次的项目中能够顺利、愉快地度过。接着,项目院方代表梁伟老师致辞表达对项目合作方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海外访学历史和该项目成员的基本情况。最后,学生代表莫可儿进行发言,她说:“我很激动能获得这样一个特别的机会来到美国、来到耶鲁学习交流,耶鲁的开放与当地人的热情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更加期待之后的学习。”
研学项目开幕式的顺利进行正式开启了项目成员的美国之旅,在接下来的18天里成员们将在耶鲁大学修习相关文化课程,感受耶鲁大学独特的人文气息与浓厚的学术氛围;参加新英格兰营地活动结交更多的美国青年友人,促进文化交流;参访美国名城名校深入美国社会,切身体验美国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流年笑掷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