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的前身为“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2010年获批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目标定位

    追求理论创新,通过总结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强调批评实践,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湖北文坛发言,通过参与我省新闻、影视与出版等事业的建设,为湖北省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重视信息库建设,通过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数据库”等,为湖北省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学科交叉,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基地。

    二、人才队伍

    中心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人事编制,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16人,30-3910人;博士39人,硕士3人。

    三、研究特色

    2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通过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新闻学等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外文学批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与影视批评、湖北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整体学术优势。

    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特色: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学术中的生长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回答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次,通过“文学批评”这个与中国当代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研究领域,将高校的文学批评研究与我国我省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文化政策建议。

    四、社会服务

    本中心积极参与湖北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新闻与影视戏剧评论,不断密切与湖北作家、影视工作者、及艺术家群体的关系,对于他们的作品及时展开探讨,扩大其影响,总结其特色,发现其不足,共同探讨文艺发展的方向,在编写《湖北文学史》、研究湖北作家和批评家、新闻与影视评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开发。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荆楚全书”的部分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与省林业厅、省诗词协会合作,编写“林海诗情丛书”,努力为建设文化湖北、生态湖北做出贡献;2013年牵头成立“光未然文学艺术研究基金”。

    本中心还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文化咨询与对策研究工作,如为武汉市委宣传部调研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保护规划报告等。

    五、基地主任

    胡亚敏,女,19544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六、中心网站

    http://www.literarytc.cn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您现在的位置 > 研究方向
张永清教授做“青年恩格斯与青年德意志”讲座

(通讯员 何芳敏 孙铭)10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特聘教授张永清教授,以《青年恩格斯与青年德意志》为题,在文学院学术报告厅桂子山人文论坛第291期讲座。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向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万娜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青年团队教师与文学院的同学们共同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张永清教授表示,此番能来到桂子山上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实属可贵,尤为开心。今年恰逢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所以这次讲座他特意选择了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思想发展史来做介绍,希望通过学术层面的资料钩沉,为同学们勾勒出一幅“有情有义有坚守”的青年恩格斯画像。张永清教授从1833年讲起,透过恩格斯与友人的书信往来资料,还原了这位伟大而又可亲的革命导师的人格魅力,帮助同学们真实地贴近这位“熟悉的陌生人”。接着,张永清教授列举恩格斯的多篇学术著作,为同学们一一指出其语言清澈、逻辑严谨的学术风格,并将恩格斯青年时期对文学的热情与他日后在学术精进和革命斗争领域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出恩格斯与“青年德意志”之间历经初步接触、诚心归附、自觉疏离、自我清算、严苛批判的五个阶段,概括出青年恩格斯从文学青年到哲学青年,最后到政治青年的自我定位之路。


讲座最后,万娜副教授代表青年团队发表了学习感言。她表示,在本次学术讲座中收获良多。通过张永清教授对青年恩格斯的详尽介绍,大家充分了解到学术研究不仅要做得扎实,做得踏实更要做得有温度,才可能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文之道。